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助推“百千万”身心疗养积蓄新动能 ——2024年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圆满结束

  • 时间: 2024-10-29
  • 浏览: 4196 次

岭南金秋,蓝天如洗,大海碧波荡漾,闪着粼粼波光。一场让身心“充电”,为“百千万工程”加油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10月14-27日,由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出资,联合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工会共同承办的“2024年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在惠州巽寮湾广东劳模疗休养基地举行,来自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的500名优秀教师以及88名广东省特级教师分三批参加了活动,在为期三天两夜的疗休养之旅中锤炼思想、涵养身心、陶冶情操,积蓄起再出发的奋进力量。

与国同庆,职工幸福与国家荣耀同频共振

1.png

借助齐唱红色歌曲,在小场地里营造大氛围,将与国同庆75载华诞的巧思融入到疗休养活动中。教职工们用齐唱一首首红色爱国歌曲、轻松欢快的正能量曲目等方式献礼国庆75周年,将个人的欢乐幸福与国家荣耀同频共振。

《我和我的祖国》前奏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便齐齐唱响。在教师们沉浸其中的时候,活动主办方推出一道惊喜:邀请在场与祖国同月生日的老师一起上台切蛋糕,与祖国同庆。活动随之被带入高潮。这场疗休养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镌刻于教职工们的脑海,真正做到让身心“充电”,让思想“充电”。

文化浸润,个人事业与“百千万工程”同向发力

设置文化探寻与红色教育,在乡村土壤挖掘文化宝藏,让疗休养活动更具“乡土味”“乡亲味”。教职工们以切身走进在乡村治理、乡村旅游有所建树的村镇,目睹和感受“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方式,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助力中。

图片1.png

教师们先后参观了当地的天后宫、磨子石公园,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漫步周田村,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显著变化和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叶挺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中,通过叶挺纪念馆内的展现的照片、文字和珍贵文物,深入了解叶挺将军的一生,纷纷表示将坚守那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助力‘百千万工程’等重大战略中展现广州教师的担当和作为。

强健体魄,个人健康与教育事业相辅相成

本次疗休养开设团建运动及养生讲座,以多类型的健康方式释放压力、舒缓身心,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教职工们以户外团建与室内运动等多种健康形式放松心理、锻炼体魄,促进个人健康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和开展工作。

图片2(1).png

创新模式,积蓄个人动能与助推“百千万”齐头并进


本次疗休养通过创新“运动团建+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的服务模式,优化活动细节,让教职工们能深切感受红色精神、亲近乡村一线、欣赏海湾风光、品味人文古韵、锻炼个人体魄,真正做到让职工“疗”有所得、“休”有所获。

“很开心能够从紧张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参与到此次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职工疗养中。在这里领会了惠阳区乡村振兴带来的蝶变之美,感受‘百千万工程’辉煌成就,通过深入交流,从各位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参与本次疗休养活动的教职工们一致表示,将会把这份关爱和支持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将所学所感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深入思考如何在教育领域更好地发挥个人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继续为广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既有助于提升教职工凝聚力和幸福感,是广州市教育基金会组织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主办方将继续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要求,按照广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审定:徐文谦

审核:曹振

撰稿:梁慧莹、曾庆庆

编辑:诸杰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
扫一扫关注